English

1997:全球信息技术十条“大势”

1998-01-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吕祥方 兴东 张强 我有话说

1997年,信息技术(IT)产业的革命性变化已体现了我们每个人生活世界的每一个方面,世纪末的技术狂潮,无论其是是非非,都在强行把我们卷向一个新世界。1997年,发生在IT业界值得圈点的事件是如此众多,以至于我们无法选出1997年的10大单独事件。以下列出的10条“大势”,都是仍在继续的进程。

1、中国:信息产业在行动

天津、深圳两次全国信息工作会议吹响了中国信息化建设全面冲锋的号角。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专门访问了美国最具实力的两大IT企业———IBM和AT&T,标志着中国高层领导人对IT产业的充分重视。各省、市信息化规划紧锣密鼓,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快马加鞭。ChinaNet全面开通运行,使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步入新阶段。据最新统计,全国网民数量突破60万,比之于发达国家,这一数字虽然不大,但比1996年的增幅却是百分之几百,成长惊人。

1997年,以联想为旗舰的数十个国产PC品牌风起云涌。虽然最终市场统计数字尚未得到,但联想作为中国PC市场的最大占有者的期望绝不会落空。国内高技术企业在中国股市形成的“技术板块”初具规模,联想、方正、四通在香港股市的表现也相当平稳,涌向高技术领域的资金明显增加。国际经济与技术分析家普遍认为,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将作为全球最大的IT技术与产品市场,因此世界一流的IT企业正在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国内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在遭遇更大的压力。

2、Internet成为大众新宠

作为IT产业的得意之作和最新骄子,Internet成为全球的时尚“宠物”。到年底,全球Internet用户突破一亿大关,In?ternet真正由军用通信手段变为了大众传媒的崭新平台。5月,全球近7800万人通过Internet观看了卡斯帕罗夫大战IBM“深蓝”的世纪棋赛,险些使始料未及的IBM服务器“爆棚”;7月,当火星探测者登上火星之际及其后,全球数以亿计的人次访问了有关火星计划的Internet网站;同样是在7月,一向是非不断的泰森把一场拳坛的世纪之战变成了“世纪之咬”,一时间,泰森那口闪着金光的“世纪之牙”在网上飘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引来了兴奋的议论,更引来网上无尽的失望,“Twobytes,nomemory”(两字节,无内存),这是网民们对泰森之巨傻脑瓜的“数字化”描述;9月,绝代王妃戴安娜魂断巴黎,有关消息首先在网上传开,车祸的现场照片亦率先在网上发布;10月,当中国足球再度与世界杯绝缘,福州“老榕”在网上一则“无泪的帖子”引出无数球迷的“泣无声”的泪水。

当然,技术的演进并不总是带来好的结果,网络的平民化也在带来更多的社会与国家安全问题。3月,美国邪教组织“天堂之门”策动集体自杀,引起举世注目,而这一组织在平日的活动中正是借助了Internet作为他们的通信平台;7月至8月,网上的“中国毒岛”在国内成为新闻,不明身份者借助廉价手段将“大字报”贴上网并利用网络传播软件盗版工具的行为,已引起国内新闻、司法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全球各个角落的黑客们频繁出入Yahoo服务器和各国管理经济、安全、社会的网络服务器,标志着恐怖主义有了新的利器。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在令人欢欣鼓舞的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了。

网上热点数不胜数,相互纠缠,我们已难以明显区分究竟是网络炒热了这些事件,还是这些事件为网络添油加火。

3、Intel大战大胜

1997年,美国Intel公司可谓IT业界最大的赢家,其领导人也成为旷世的英雄。一年之内,Intel引导业界实现从“奔腾”到MMX“多能奔腾”再到“奔腾二代”的两次技术“大跃进”,将市场推广能力和PC技术开发能力推向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般的境界。Intel显然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担当世界最大电脑芯片供应商的角色,开始挺进网络市场,实施公司经营全方位发展。面对DEC愤怒一告,Intel以“吸星大法”从容化解,不仅使一场难堪的官司顺利庭外“私了”,而且一举购下DEC的芯片生产技术,从而“铲”了市场上最后一个象征性对手。

Intel的辉煌也使造就其辉煌的人物成为顶级企业明星,其舵手葛罗夫博士(AndyGrove)一跃而为《时代周刊》本年度风云人物。《时代周刊》以“幸存者的故事”为题讲述了葛罗夫博士坎坷而辉煌的一生。这位生于纳粹时期的匈牙利、最后以难民身份去美国寻梦的东欧后裔,在饱受了人世的艰辛后创造了信息时代的企业奇迹和个人奇迹。葛罗夫一首“唯狂者生存”的企业进行曲,成为了今日竞争日趋激烈的企业界的警世恒言。而所谓“狂者”(Paranoid),其实质的含义乃是“诚惶诚恐者”。如果葛罗夫博士在如此的成就面前依然惶恐不安,其他的企业主则没有任何理由感到志得意满了。

Intel的胜利大大扩展PC的应用领域和市场,这给其直接的竞争对手Cyrix和AMD留下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尽管依然困难重重,这两家公司在1997年还是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4、法院成为97年IT

企业搏杀的第二战场

1997年,就涉及的规模和资金数额而言,IT业界的官司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法院从而成为IT业界骄子们奋力搏杀的第二战场。

DEC状告Intel,底牌可能是一张高得离谱的索赔清单,逼得Intel只好出高价买下并不被市场看好的Alpha芯片生产技术。手持“佳娃”(Java)苦咖啡而意气奋发的SUN公司,力图走出一条通向网络时代如日中天的道路,直截了当地向软件霸主微软公司发起法律挑战,让微软的Internet战略感受到困难。尚且娇嫩但却热气腾腾的“佳娃”能否“生擒”比尔·盖茨这只大鲨鱼,这一97悬念将在98年变得更悬。

与上述官司相比,更加引人注目的无非是美国政府与微软之间的官司。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美国司法部终于在掌握了充足证据后,对微软公司举起了反托拉斯法的大铡刀,要求微软放弃在统治世界的操作系统中搭售Internet浏览器的商业行为,构成美国历史上继IBM、AT&T受到反垄断处罚之后最大的反垄断诉讼。为扭转不利局面,微软公司动用了所能动用的一切与司法部对抗,但截止年底,美国地区法院已判决微软的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要求它立即停止搭售行为。98年初,新的听证和复议还将举行,最后结果如何,尚待时日。

除了美国司法部,美国的其他十几个州、欧洲、日本和韩国也都在对微软进行类似调查。对微软而言,胜机渺茫。司法部的要求其实很简单:香烟与洋火必须分开卖,二者不能“捆绑”销售,否则就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美国司法部的指控对微软的未来将构成重大影响,至少将影响到Windows98的发布。分析家认为,Win98将极可能难产,如果最终以Win99的名字问世,那也绝不会让人吃惊。

5、PC:市场竞争谱新曲

1997年,尽管利润愈发微薄,全球各PC厂商越战越勇,毫不显示谦让之美。马太效应开始发威,Compaq、IBM、HP、Dell等前几大厂商份额重新敛聚,DEC、Apple、AST等公司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接单定制”的直销使传统PC销售模式受到挑战。一千美元以下PC首次击败各种玩具,成为全美圣诞首选礼品。

与NC、NetPC的争论相比,IBM主弹的“可管理性”主题和“综合使用成本”(TCO)概念成为新的流行语。秉承其作为商业机器公司的传统,IBM以强劲的声音提醒用户:信息技术在给你带来效益的同时,其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根据权威的研究,在网络化的计算环境中,硬件的维护与使用成本往往高于硬件的购置成本,因而使硬件做到可管理是广大用户面临的真正问题。在此背景下,IBM与Intel公司结成的AMA同盟成为业界新星,相应的技术(比如IBMPC300中炙手可热的“网络唤醒”技术)随即成为大中型用户采购时的重要衡量指标。

由于Intel芯片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PC开始挺进工作站领域,对传统的UNIX工作站构成了实质挑战。以IBM“智能工作站”为代表的高端PC工作站,在性能上已形成对中低端UNIX工作站的替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获得广阔的表现空间。

6、苹果的滋味愈发苦涩

从收购NeXT到浪子乔布斯重归故里,从总裁Amelio被扫地出门到微软放出和平鸽,再到收购最大的Mac兼容机厂商PowerComputing,为摆脱困境,苹果公司的招数一环接一环,但却仍然无法阻止亏损、扼制收入全线下滑的势头。1997年,苹果一方面填塞了诸多报刊的新闻版面,另一方面又成为美国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们分析失败案例时的首选尤物,滋味着实苦涩。

7、电子商务渐成大气候

1997年,通过Internet进行的电子商务(E-Business)蔚然成风,逐渐形成网上交易的大气候,Internet由此而成为购物者的天堂。一年间,全球通过Internet实现的销售高达14亿美元,而商家对商家之间完成的网上交易额更是高达50亿美元。从图书到唱片,从玩具到鲜花,再从电脑到汽车,几乎所有商品类型都开始了它们的网上旅程。1997年是电子商务的一道分水岭。

以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地球上最大的书店“亚马逊”(Amazon)在网上形成。今年,网上“亚马逊”书店的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而其250万种在销图书使任何传统书店统统相形见绌,一举成为网上销售的最大赢家。

以直销而闻名的Dell电脑公司则是另一大赢家。今年第三季度,Dell每日在网上完成的销售额高达300万美元,令人咂舌。至年底,又有多家电脑公司仿效Dell的做法,将自己的销售渠道搬到网上。

金融与证券机构开始在网上感到真正的愉悦。一年间,全球股市动荡不已,快捷的实时信息从而成为股民们的最迫切需求,而Internet恰恰为人们提供了最有效的传播平台。网上的股民们不仅能够比别人享受更快、更多的信息,而且能够通过实时的聊天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悲哀与喜悦。

当然,电子商务的发展还面对着极大障碍,而首要的则是“安全电子交易”(SET)的标准尚待确定。在网络安全仍然缺乏充分保障之时,电子交易的真正辉煌期还需等待。

8、“深蓝”:为人类感到骄傲的机器

1997年5月,一场举世注目的“人机大战”造就了数字时代的明星机器——IBM“深蓝”超级电脑。世界棋王卡斯帕罗夫顶风而上,与“深蓝”展开了6盘艰苦卓绝的厮杀,结局乃是人尽皆知的落败。此次人脑与电脑的世纪之战,从一开始就受到全球数以亿计的各方人士的关注,世界各重要媒介为此次比赛安排了专栏,更有多达7800万的人次通过Internet观看了比赛的过程。

显然,人们对这场比赛的兴趣远远超出了对国际象棋本身的兴趣,而是出于对电脑在智能化的道路上能够走多远这一问题的兴趣。“深蓝”具有每秒计算两亿个棋位的超级计算能力,这足以让它战胜99.9999%的在世棋手。然而,卡斯帕罗夫仍然力图发现,人类的直觉与经验是否能够超越电脑的非凡运算能力。面对卡斯帕罗夫此般勇气和非凡智力,这台拥有超级蛮力的“深蓝”RS/6000机器,如果某天突然具备了人类的情感,那一定会为人类感到无比骄傲———不仅为造就它的科学家们骄傲,更要为向它挑战的卡斯帕罗夫感到骄傲。

“深蓝”的成功,使得它的主要开发者———华裔科学家谭崇仁博士和许峰雄博士也成了明星。9月,两位科学家来北京访问讲学,立即成为北京所有媒介狂追不舍的对象。

9、消费市场:IT产业新增长点

以IBMAptiva和CompaqPresario2000系列为代表的高、低端家用PC在消费市场长驱直入,为千家万户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提供了崭新的平台。Intel机构重组,第一次成立了消费部门,成为IT业发展的新的分水岭,标志着家用电脑将越来越呈现出自己的个性,并将形成独立的市场。多媒体成为家用电脑的最显著特征,数家DVD厂商由标准之争逐步转入市场之争。

10、数字化的富豪榜

10年前,美国《福布斯》杂志列出的全美富豪榜上,前10名中有8位的嘴角流着黑里透亮的原油。而在1997年《福布斯》的全美富豪榜上,前6名中的5位,要么是满脑“比特”的软件英豪,要么则是把沙砾变为比黄金更贵的芯片的工业枭雄。

比尔·盖茨以近40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在富人榜上光彩夺目,为信息时代的财富之路增添了最有力的脚注。在世界顶级富豪的前6名中,比尔·盖茨领导的微软公司一家就占了3名,使这家软件公司成为不折不扣的超级富豪俱乐部。美籍华裔软件企业家王嘉廉也以11亿美元的身价跻身在全美富豪榜之中,为华人的才智增添了一条新的注解。

富豪榜构成的变迁,标志着世界主导产业正在向IT领域倾斜的不可逆的趋势。据一项可靠的研究:1990年,美国经济增长的10%归功于IT工业;而1997年,这一比例是40%。过去一年中,IBM、Compaq、CA、Dell、HP、Intel、微软、Oracle、SAP、Sun等公司股票平均涨幅超过90%,远高于其他行业,Intel和Microsoft首次进入《商业周刊》1000家的前10名。数字化时代的光荣与梦想预示着这个世界正面临更多、更大、更刺激的机遇与挑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